鑽石中的”蝸牛” “Snail” in Diamond

以下文章摘要翻譯自GIA出版之Gems & Gemology(寶石與寶石學),2023夏季刊2023/08/04出版,Vol.59, No.2,”Micro-World”專欄。

原文出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礦物類別的內含物通常會個別獨立地分佈於鑽石當中,而同時出現一種以上的情況相當罕見,更不用說彼此接觸了。在附圖中,我們就有一個如此的特殊案例,一件紫紅色的鎂鋁榴石(pyrope garnet)晶體和一件綠色透輝石(diopside)晶體,於形成過程中,共同被捕捉在這顆天然的4.00克拉近無色鑽石內部。這些晶體可用來驗證鑽石可能形成的環境。在此,這顆鑽石的起源可能是在超鎂鐵質橄欖岩(ultramafic peridotite)環境中。而它們組成的獨特外觀,愉快地讓人聯想起蝸牛。

圖片說明:這個”蝸牛”包體是透過一顆4.00克拉近無色鑽石冠部刻面觀察到的。紫紅色的”殼”被確定為鎂鋁榴石,而綠色的”身體”則是透輝石。顯微攝影:Christopher Vendrell,視野為1.99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Christopher Vendrell是資深專職寶石學家,任職於GIA美國紐約鑑定所。

圖片截取自原文網址。

Gems & Gemology是GIA出版的專業寶石科學季刊,可於官網www.gia.edu免費線上閱覽。

本文為人工智慧翻譯後編輯之完稿,首發於臉書社團<GIA臺灣美國寶石研究院校友會>。本文為摘要翻譯,並非原文逐字解說;翻譯內容若有錯誤,歡迎同好先進留言指正。若欲轉載文章,請務必標明出處與原文網址,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