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仿冒天然品的高溫高壓處理鑽石
HPHT-Processed Diamond Fraudulently Represented as Untreated

合成鑽石的討論度,這幾天因為戴比爾斯集團的商業策略公告而突然升高了不少。(我個人最好奇的點,則是它們宣稱將在銷售的合成鑽石刻上”無法拋磨掉的刻印”技術<—蛤?這摸厲害!) 但已經可能在我們週遭的挑戰可千萬別忽略!看看下面這篇發表於G&G中的香港鑑定所案例,當交易牽涉到高金額大件鑽石時,請務必考慮GIA確認服務了~ 趁機推廣一下,6/23(六)GIA台灣校友會請到了鑽石研究權威學者王五一博士來探討合成鑽石的最新發展近況。座位有限,朋友們請快快報名!

以下文章摘要翻譯自 GIA 出版之 Gems & Gemology (寶石與寶石學),2018春季刊 2018/05/11 出版,Vol.54, No.1, “Lab Notes”專欄。


Diamond and Fraudulent Inscription
This 6.30 ct round brilliant diamond (left) with a fraudulent inscription of a GIA report number (right) from a similar-looking diamond was confirmed to have been HPHT processed for color improvement. Photos by Tony Leung (left) and Billie Law (right).

GIA香港鑑定所最近又遭遇到詐騙案例:一件經過高溫高壓法優化處理(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以下簡稱HPHT處理)的圓形明亮式車工、超過六克拉重的天然鑽石(圖一)被送件申請重新確認服務(verification service)。案例中所附上之GIA證書,是幾個月前才為一件天然鑽石所開立的,而內容卻與收到的鑽石實品不吻合。而且,該鑽石的腰圍上刻有的證書號碼(圖二)與其它雷射刻印,雖然看起來很具說服力,卻終究是為仿冒而製成。


相信這件HPHT處理的圓形明亮車工鑽石,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結果;它的”F”等級顏色與真品相符,其重量與尺寸的差異很是微小。HPHT處理鑽石的重量與尺寸分別是6.30402克拉和11.73-11.82×7.32mm,而原始真品的數據分別是6.30216克拉和11.72-11.83×7.32mm。仿冒品所具有的”IF”淨度等級甚至高於天然真品原有的VVS1。


雖然仿冒這些特徵的功夫頗高,光譜檢測總是能輕鬆分析出樣本的真實身份。紅外線光譜分析顯示這件HPHT處理鑽石是屬於IIa型,而原始真品是顆Ia型鑽石。以發光致光(photoluminescence)法於液氮溫度下(編註:約-196°C)的光譜檢測,能發現到多個被激出的波長特徵。其中575與637nm峰線(氮元素缺陷中心-NV centers)兩者比例的些微對換,結合其他光譜特徵結果,可做出樣本是經HPHT處理法來增強顏色等級的結論。而在偏光照射下樣本所呈現的圖紋,排除了它是合成鑽石的可能性。


這個案例應能增加業界與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警覺心;雖然牽涉到大顆鑽石的機率不高,但這樣的詐騙手法是存在的。GIA能提供確認服務,檢查鑽石是否與證書內容吻合,未經重新切磨或優化處理,甚至是如本文所述之貍貓換太子的詐欺設計。如果你遭遇到無法追蹤來源的鑽石,確認服務是一項簡單的破解詐騙方法。

  • 英文原文網址:https://www.gia.edu/…/spring-2018-labnotes-hpht-diamond-fra…
  • 本文作者 Billie Law 是位鑽石分級師,任職於GIA香港鑑定所。
  • 圖片截取自原文網址。
  • Gems & Gemology是GIA出版的專業寶石科學季刊,可於官網www.gia.edu免費線上閱覽。
  • 翻譯:陳逸駿(GIA GG),首發於GIA美國寶石研究院臺灣校友會會員資訊分享服務電郵與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gia.aatc>。本文為摘要翻譯,並非原文逐字解說;翻譯內容若有錯誤,歡迎同好先進留言指正。若欲轉載文章,請務必標明出處與原文網址,感謝